一蓑烟雨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59章 副业创收(1 / 6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省研究院。

一群人站在实验地中, 好几年了,看着这个红薯还是满头雾水。

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?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异?而且怎么会这么稳定?

一位老人蹲下身,摸了摸地瓜苗:“李家村这阵子还有动静吗?”

旁边助理摇摇头:“那片地后来都没有新品种出现。”

这个品种的地瓜味道是真的行, 关键产量并不低, 而且很适合在沙地中生长。

当初去李家村考察时, 有几株地瓜就是在沙地上发现的。他就想是不是村里的小孩把沙地上的地瓜苗给拔了, 然后趁着大人不注意, 偷偷塞到地里去。

要不然根本不能解释为什么一片普通的地瓜地中, 偏偏出现了十几株变异稳定的地瓜。

那位老人也满是疑惑:“在海边种下的产量出来了, 竟然有近4000斤,比李家村这个出生地还多上不少,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。”

他们这几年通过不断的实验,发现这个地瓜在疏松的砂壤土、日照充足、昼夜温差大以及酸碱度适中的环境下产量是最高的, 种出来的质量也是最好的。

按照客观规律来说, 李家村根本长不出遗传这么稳定的地瓜。

怎么样也得经过一代一代的培育吧。

这件事成了研究院的无头公案,他们想了许多可能, 发现到后面都不可能。

只有一个解释,那就是李家村是个风水宝地。

恰好李家村有砂壤土,恰好有几株地瓜长在了李家村的砂壤土里,又恰好被村里人发现, 偷偷埋在了地里。

只有这个理由能解释这个巧合。

这位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起身站起来,决定道:“资料就这么递上去吧, 估摸以后沿海那几个镇就得种这种地瓜。”

旁边助理点点头。

在资料公布的那一刻,报社也接到了宋禾的来信。

可真巧, 这样就能做一个大版面出来。

于是7月20号这天, 源阳日报包括省报上就发表了这件事。

特殊的地瓜啊……

瞧瞧这后面的形容词, 软糯,产量高,还说是目前全国最甜的品种。

许多人就好奇,最甜,能有多甜呢?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